钢筋混凝土相比素混凝土的优点有两个:
1、承载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主要是说素混凝土受到钢筋的约束,﹙比如箍筋紧紧地箍住柱子﹚限制了混凝土轴向受压时侧向的膨胀(膨胀可能导致破坏),因而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2、受力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主要是说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混凝土构件几乎没有抗拉、抗弯的性能,恰当加入钢筋后,就能与素混凝土联合工作,有了承担抗拉、抗弯性能;此外,素混凝土没有抗拉能力,地震降临时会脆性破坏,当配进恰当钢筋后,构件添加了延性,利于抗震。
二者比较各有优缺。如小跨度结构用钢筋混凝土较好,而大跨度的结构就需用钢结构。所以钢结构与混凝土的优缺点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钢结构的缺点:费用较高,材料、制作、安装技术要求高,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优点是,自重轻,空间大,工期短,操作灵活,重复利用,适于可持续发展之大计。混凝土吗,整体性好,可塑性好,自重太大,脆性等等。
关于现浇混凝土,和他对应的自然就是预制的了。从技术质量方面来说,肯定是现浇的好了,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好,可塑性好,空间分割随意。但是从造价经济来说,现浇的要比预制的造价高。在很多抗震设防地区,是限制使用预制构件的,预制的空间上固定,不能随意的变换。
比热容表示单位质量混凝土温度升高或降低一摄氏度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kg·℃)
用水量影响比热容没增加10千克水比热容大约增加2.4%
收温度影响比较明显。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取材方便、布局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刚度和延展度等多方面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当中。
连续钢筋混凝土板在水泥混凝土中装有大量网状钢筋。
配筋率一般在0.6%至0.8%之间,而纵向配筋是主要的。
纵向筋沿板的长度连续排列,搭接长度至少为0.5m或钢筋直径的30倍。
加强筋设置在板表面下方板厚度的1/3至1/2的范围内。加固后,允许路面板产生具有很小间隙的分散裂缝。
两者没有可比性。因为单独的水泥是不能派用场的,即使是砌砖墙用的也是水泥沙浆(水泥加黄沙)水泥与钢筋混凝土的关系就如同面粉与蛋糕。所谓的混凝土是把水泥,黄沙和石子,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混凝土根据强度不同分为不同的标号,如C30,C40,标号越高强度越大。而水泥也有不同的标号,300,600,800,1000等等,标号越高越细腻,越好。至于钢筋混凝土,是把混凝土浇铸到预先扎好的钢筋框架中(钢筋充当了骨头的角色,提供更好的整体性和韧性。增加强度)
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由钢筋的标号和混凝土的标号综合决定,而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与水泥的标号,石子的大小,以及水泥,黄沙,和石子三者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