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拉缝板尽量放在通风阴凉处,只有存放得当才能在安装过程当中起到更好的效果。
2
/4
另外,拉缝板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贯穿整个断面,这样才能使缝的两侧构造能够自由沉降,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漏,使墙体更加安全,不因地震、水灾等因素而损坏。
3
/4
对于外墙非结构墙体,可以采用混凝土构造墙替代,对于非构造墙体要与结构同时施工。
4
/4
承重墙体与构造墙体在浇筑前,可以采用结构拉缝材料做分隔,这样可以使承重墙与非承重墙混凝土保持柔性连接。
10公分水泥地面一般需要切3-5厘米深的伸缩缝。伸缩缝一般设置于混凝土路面,横向、纵向伸缝每隔10m设置一道,缝宽15-25mm,伸缝板选用沥青预制板制成,其埋入混凝土面的深度不小于砼面厚度的2/3(从底面算起),并在上部填入沥青。缩缝又称假缝,每隔4m设置一道,缝宽5-8mm,缩缝中嵌入混凝土面的深度不小于砼面厚度的1/3(从顶面算起)。
如分两次浇筑,第一道施工缝留置在牛腿下,第二道施工缝留置在梁板上表面处。因为规范要求柱施工缝留置位置: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柱帽的下面。
尽管箍筋加密位置剪力最大,但留置以便于施工为主,其次考虑尽量避免施工缝留置于剪力较大位置。与板成整体的大截面梁(梁高超过一米的),留置在板下20-30mm处,板下有梁托的留置在梁托下。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1)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2)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3)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5)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6)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处。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
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
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
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在上翻梁施工中,留置缝的位置通常是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需要确定的。具体的留置缝位置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结构设计:由结构工程师进行的设计会包含有关留置缝位置的具体要求。设计中通常会考虑梁的长度、跨度、荷载情况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留置缝位置。
2.材料特性: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质也是决定留置缝位置的重要因素。某些材料在温度变化或负荷变化时会发生膨胀或收缩,为了避免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应力累积和损坏,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留置缝。
3.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具体施工工艺和条件也会对留置缝位置产生影响。需要考虑梁的施工顺序、浇筑方式、施工模板等因素,以确定留置缝的合理位置。
总体而言,留置缝的位置应该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来确定,以确保梁的稳定性和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具体的位置会在施工前经过综合考虑和专业设计确定。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请遵循相应的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由专业的结构工程师和施工团队进行具体的确定和施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