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不同城市建造的楼房抗震级别不尽相同,主要是各地地形和地质条件不一样,建筑设计抗震标准是不一样的,民用建筑一般抗震的级别是7级,工业建筑设计标准是8级。
通常情况下,居民楼的房屋抗震等级在7级及以上,抗震设防等级在6-9度之间,抗震设防等级越高,要求越严格。不同的城市建造的商住楼房屋抗震等级也不尽相同,根本原因是每个地方地形和指标值不同的,房屋抗震等级将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商住楼明确了房屋抗震等级,主要包含A.乙.丙.丁4个等级。
普通住宅抗震等级为6~7级,若为砖混结构,则为7级,若为现在高档小区或高层建筑,则为8级。另外,我们所说的抗震等级通常指地震的等级,而在房屋测量时,通常指抗震强度。比如说,烈度在6-9度之间,通常表示6.5-8.9的地震。并且判定的等级是在强度条件下,重要结构不发生改变。
抗震等级是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划分,不同地区情况,建筑物采取不同的抗震等级。抗震的等级可以分为一般、较为严重、严重和很严重四个等级。一般楼房的抗震等级能够达到六到七级左右,而有的一些特别建筑物抗震级别可以达到八级甚至八级以上。
中国楼房没有抗震几级的说法,抗震在建筑行业指抗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取基本烈度,但还须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的大小,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以及当地的抗震设防小区规划进行确定。
1、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