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水沟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隙。根据规范,沉降缝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设置位置:水沟、涵洞墙身之间(包括基础)、重力式桥台左、右幅之间、墙等洞口建筑与洞身处,其它防护、排水工程顺延路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均应设沉降缝。
2.缝宽和深度:缝宽一般为2cm,深度不小于15cm。
3.填充材料:缝内可用沥青麻絮、胶泥或粘土等填充。
4.挡土墙沉降缝设置:挡土墙沉降缝每隔10-15m设置一道,缝宽2cm,沿挡墙内、外、顶用沥青麻絮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墙体之间填胶泥或粘土。
5.护面墙沉降缝设置:护面墙每隔10m设置沉降缝一道,缝宽2cm,深度不小于15cm,其余部分填塞粘土或胶泥。
6.排洪渠沉降缝设置:排洪渠沉降缝设置间距应根据渠底宽度和土质条件确定,一般为10-20m一道,缝宽2cm,深度不小于15cm。
综上所述,水沟沉降缝设置规范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水沟工程的安全、稳定和使用寿命。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沉降缝的设置。
1.洞身沉降缝一般每隔4—6m设置1处,但无基础涵洞仅在洞身涵节与出人口涵节间设置,缝宽一般3cm。两端与附属工程连接处也各设置1处。
2.其它沉降缝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基础埋置深度不一、基础对地基的荷载发生较大变化处、基础填挖交界处、采用填石垫高基础交界处,均应设置沉降缝。
挡土墙距用地红线不小于2m。
挡土墙使用过程中,一般不是沉降起到变形控制作用,而是伸缩缝。因此04J008挡土墙图集要求每隔10~20米设置一道变形缝,变形缝宽度20~30m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或者涂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宜小于200mm。需要设置排水泄水施。
4米高的砖砌墙体厚度最少是370,而且还要设置构造柱。
基础的宽度以及厚度等有土质承载力决定
构造柱以及沉降缝的设置要根据挡土墙的长度和实际地形进行划分
同样要留置一定数量的泄水孔
并在泄水孔后面堆砌卵石夹砂滤水层
砖砌挡土墙必须保证砂浆饱满,必要时可在背面进行全面抹灰,正面采用清水墙勾缝即可
回填土方要分层夯实
1、挡土墙伸缩缝间距一般不超过40米需设置,你60米设置,有可能会产生裂缝,我的经验告诉我,我一般30米设置一道10-30mm镂空的伸缩缝(做法,第一种设两根柱,中间空隙30,第二种,隔条子,中间空隙20);
2、高低跨交界部位的围墙,要设置沉降缝;
3、地质基础不一样的地方,要设置沉降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