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坑放线:
根据城市规划部门给定的水准点位,依据土方开挖图施测建筑工程基坑开挖边线,撒灰线时要考虑工作面和放坡系数。
2、基坑降水施工:
若设计基底高程低于地下水位,在基坑开前要进行降水工程。因此开挖前需把地下水位降低到边坡面和坑底以下,以防止边坡的塌陷和流,并保证过程中处于疏干和坚硬的工作条件下进行开挖。
3、第一次土方开挖为桩基施工作准备:
开挖应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对基坑进行支护。
4、基坑支护:
从开挖到完成地面以下的全部隐蔽工程,常需经历多次降雨、周边堆载、振动、施工不当等许多不利条件,其安全度的随机性较大,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最常用的支护型式为土钉墙喷锚支护。
5、桩基施工: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桩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按受力特点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按照施工方式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6、单桩静载检测:
桩基施工结束并达到休止期后(对于砼灌注桩,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开始做单桩静载检测,其抽检数量为施工桩总数的1%,且不小于3根。
7、第二次大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
桩间土开挖应注意对桩身的保护,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预留20~30CM进行人工清挖,玉扳手引定位桩检查基坑开挖尺寸、标高是否正确。
8、机械截桩头:
超过设计桩顶标高的部分采用机械截除(个别低于设计标高按设计要求接桩),截桩完成后应保证同一基坑内桩顶标高一致(高于基垫层顶5CM),确保桩身无破损。
1.预制混凝土板桩该支护形式施工较为困难,对机械的要求相对较高,挤土现象很严重。
其桩间采用槽榫接合的方式,有时需要止水措施加以辅助。
该支护形式由于本体自重大,受起吊设备的限制,不适用于深大基坑。
2.钢板桩这是一种简易的钢板桩围护墙,由槽钢正反扣搭接或并排组成。
基坑开挖必须遵守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分层、分段、对称开挖,分层开挖高度不超过3m,每段不超过30m,具体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避免进行大面积土方开挖。以保证基坑开挖期间的边坡稳定和安全。
、挖至距基坑底面300mm后停止机械开挖,采取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同时开挖至基坑底符合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防雷接地网的铺设,并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工混凝土垫层进行基坑封底,避免基坑底长期曝露在外。
1、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砼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
2、基坑开挖和土钉墙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在机械开挖后,应辅以人工修整坡面,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20mm,在坡面喷射砼支护前,应清除坡面虚土;
3、土钉墙施工顺序:按要求开挖工作面,修正边坡,埋设喷射砼厚度控制标志-→喷射第一层砼-→钻孔安装土钉、注浆,安设连接件-→绑扎钢筋网,喷射第二层砼-→设置坡顶、坡面和坡脚的排水系统。
4、喷射砼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1)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2)喷射砼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喷射砼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h。
5、喷射砼面层中的钢筋网铺设应符合以下规定: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砼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钢筋网与土钉连接牢固。
6、土钉注浆材料应符合以下规定: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浆: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5。水泥浆应拌和均匀,随伴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7、注浆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1)注浆前应将孔内残留或松动的杂土清除干净;注浆时,注浆鉴定应插至距离孔底250-500mm,孔口部位宜设置止浆塞及排气管;2)第一次注浆压力0.3-0.5Mpa,待初凝后进行二次注浆,注浆压力0.7-1.0Mpa。土钉钢筋应设定位支架。
对变形要求较为严格的场所。土钉墙属于轻型支护结构,土钉、面层的刚度较小,支护体系变形较大。土钉墙不适合用于一级基坑支护;
较深的基坑。通常认为,土钉墙适用于深度不大于12m的基坑支护;
建筑物地基为灵敏度较高的土层。土钉易引起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对土层有扰动,易引起地基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