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正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五种需求(人本主义科学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其中包含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这个模型经常会被描绘成金字塔型,为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需求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其中前四个是缺陷需求,而自我实现则是增长需求。马斯洛还指出:“人们需要动力实现某些需要,有些需求优先于其他需求”。

马斯洛到底是五个还是七个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五个,并没有变成七个,网络上那些七个层次的是网友的谣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最基本的,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需求层次越低,力量越大,其潜力也就越大,因此在高级需求出现之前,要先满足低级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现代行为科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还是管理心理学中群体动力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社会测量理论、权威理论、人际关系理论五大理论支柱之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指的是人的各种才能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指的就是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这个过程,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有不少人认为在没有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尊重需求时,人们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其实有许多有着崇高理想,坚定理念的人会牺牲自己其他的需求,以实现自认高尚的任务目标,甚至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指的是人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童年阶段主要分为:婴儿期,此时有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儿童期,有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学龄初期,有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有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春期阶段则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成年阶段分为:成年早期,有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成年期,有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成熟期,有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分享至:

生活常识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