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正文

清水砖与普通红砖区别是什么(清水红砖的中式院子)

清水砖的标准做法和砌法

清水墙分为清水砖墙和清水混凝土墙。一般来讲是指只有结构部分,不做任何装饰的墙面。墙面不抹灰的墙叫清水墙,工艺要求较高,反之墙面抹灰的墙叫混水墙。

清水砌筑砖墙,对砖的要求极高。首先砖的大小要均匀,棱角要分明,色泽要有质感。这种砖要定制,价钱是普通砖的5~10倍。其次,砌筑工艺十分讲究,灰缝要一致,阴阳角要锯砖磨边,接槎要严密和美感,门窗洞口要用拱、花等等工艺。

单面清水墙就是内侧或墙外侧有一面是上述工艺,另一面有涂料喷刷,或者水泥抹平等等。

施工准备

1、在砌筑前1-2d将砖浇水湿润。以水浸入砖四边1.5㎝为宜,含水率应控制在10%-15%以内,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2、砂浆配合比采用的重量比,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计量精度水泥控制在±2%以内;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采用机械搅拌,搅抖时间应符合以下规定:不得少于2min。砌筑砂浆的稠度60-80㎜。

操作要点

1、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组砌方法采用一顺一丁的砌筑方法,并应事先规划好预埋的对拉丝杆位置,不得出现事后打洞,或预留对拉丝杆太少加固不牢。

2、砂浆饱满度: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3、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不应小于8㎜,也不应大于12㎜。

4、摆砖。开始砌筑时先要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第一层砖摞底时,两山墙或相当于山墙位置处排丁砖,前后纵墙排条砖。摆砖时应注意门窗位置、砖垛等对灰缝的影响,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必须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另外在排砖时还要考虑在门窗口上边的砖墙合拢时也不出现破活。排砖必须有个全盘考虑,即前后檐墙排第一皮砖时,要考虑甩窗口后砌条砖,窗上角上必须是七分头。

5、立皮数杆。在砌墙前,先要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楼板、圈梁等构件位置。皮数杆竖立于墙角及交接处,其间距以不超过15m为宜。

6、挂线。所有墙体采用双面挂线砌筑,首层或楼层的第一皮砖要查对皮数杆的标高,防止到顶砌成螺丝墙。砌砖时,水平灰缝要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7、砌砖。宜采用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的“三一”法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胀;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中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8、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用完;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用完(注: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不得使用过夜砂浆。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并及时用原浆勾缝,凹进砖面5mm.

9、隔墙与墙或柱不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沿墙高每500㎜预留Ф6钢筋两根,其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一般每边均不少于50㎝,末端应加弯钩,隔墙顶应用立砖斜砌挤梁。

10、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搓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11、凡设有构造柱的部位,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放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为18㎝(即三皮砖)。

12、砖墙与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0㎜设置2根Ф6水平拉结筋连接。墙体抗震拉结筋的位置、钢筋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弯钩等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

清水墙和混水墙的区别是什么谢谢

两者区别如下

1.

定义不同:清水墙是指外墙面已经砌好,只需要进行勾缝施工,不需要再额外进行墙面装饰的外墙墙面。混水墙是指墙体已经砌筑完毕,还需要在表面进行整体抹灰施工的墙体。

2.

施工要求不同:清水墙对墙体砌筑要求较高,灰浆需要保持饱满,而砖缝应该规范美观。而混水墙对墙体砌筑要求更没有那么严格,不过对强度要求则是相同的。

3.

成本不同:清水墙对砖的要求非常高,不仅砖的尺寸要保持均匀,而且棱角也要分明

什么叫清水砖

清水砖是一种建筑材料,也叫作无缝砖、实心砖或硬砖。清水砖的特点是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杂质、气孔等缺陷,因此可以使用清水(即普通水)进行清洗,不会出现渗水、渗油等情况。

清水砖通常由石灰、水泥、砂子等原材料经过混合、压制、烧制等工艺制成。由于其表面光滑、质地坚硬,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于墙体、柱子、地面等部位,具有较好的承重性能和防火、防水、防震等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清水砖虽然表面光滑,其内部可能存在裂缝或气孔等缺陷,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检查其质量,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清水与混水砖的区别

1、生产原料不同

(1)清水砖以粘土为原料,与水混合,挤压成砖形,然后放入1000度的砖窑中烘烤,烘烤后要用冷水冷却,以防止粘土中含铁。它是完全氧化的,所以青砖一般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耐候性。

(2)混水砖主要原料是粘土,但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加入煤矸石、页岩等材料,还要经过破碎、混合等生产工序,再揉捏成砖的形状。

2、烧制工艺不同

(1)在烧砖过程中,要加水的属于清水砖,不需要加水的属于混水砖。清水砖放入砖窑烧制时,需要直接往砖窑内浇水。当砖处于缺氧环境时,内部的三氧化二铁会变成氧化亚铁,导致砖变成青砖颜色。

(2)混水砖通常要通过大火连续燃烧。砖内外烧焦后,即可熄火,待窑内温度冷却后取出红砖。在冷却过程中,窑内空气会比较柔软,有足够的氧气,可以形成良好的氧化气氛,砖中的铁会被氧化成氧化铁,使砖变成红砖。

清水墙和混水墙的区别

1、不同的定义

清水墙是砖墙。铺设后只需勾缝,即为成品,无需外墙装饰。砌砖质量高,砂浆饱满,砖缝规范美观。与混水墙相比,其外观质量高得多,强度要求也是一样的。混水墙是指砌筑后要整体抹灰的墙体,墙体砌筑没有干水墙严格。

2、外观要求不同

混水墙对砌筑墙体的外观要求略低于清水墙。清水墙分为清水砖墙和清水混凝土墙,一般来讲是指只有结构部分,不做任何装饰的墙面。清水混凝土墙对模板和混凝土的要求非常高,拆模后的墙体表面必须光滑平整、色泽一致,不允许有剔凿、修补、打磨等现象。

3、造价不同

混水墙表面抹灰和喷涂饰面材料可以保护墙体免遭风雨侵蚀,提高墙体的防水、保温、隔热等物理性能,同时大大增加墙体美观。但造价要高于清水墙。清水砌筑砖墙,对砖的要求极高。首先砖的大小要均匀,棱角要分明,色泽要有质感。

分享至:

生活常识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