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率是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代表一个小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越小,居住密度越小,相对舒服,容积率越大则相反。比如说,在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地块上,每层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建2层,总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容积率就是2;如果建3层,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容积率就是3。
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小区用地的比例,绿化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但这个概念仅仅是出现在开发商为楼盘绿化做广告宣传时经常用到的概念,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未有体现。
容积率=总建筑规模(地上)除以总建设用地面积,一般低密度容积率为0.6,一般高层容积率为2.0以上
建筑密度=建筑基地占地面积除以总建设用地面积,是个百分比,数值小于1
消费者在购房时,除了考虑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外,对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注重,他们特别关注在商品房销售的广告中常见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之比。
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特别提示: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1、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1.6;
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
2、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
建筑密度:≤40%;绿地率≥25%;
3、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0;
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
4、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
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
5、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4;
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
6、用地性质:公共设施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8;
建筑密度:≤55%;
7、用地性质:商业金融、居住(兼容行政办公)用地;
容积率是规划部门给某地块的建设强度的控制指标,也就是在这块地上可以建设多少面积的建筑: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密度也是规划当局对地块的建设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底层面积/总用地面积所以,容积率一定,也就是总建筑面积一定,建筑密度和建筑层数成反比。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在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建筑系数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露天堆场占地面积)÷地块占地面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