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正文

防烟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区别有哪些(楼梯间与客厅如何封闭)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哪个更安全

防烟楼梯间更安全。

封闭楼梯间就一个门,火灾时人员进入的时候,可能把烟气带进楼梯间。

而防烟楼梯间在进入楼梯间前还有一个前室,烟气只会先进入前室,不会进入楼梯间。

防烟和排烟的方式有哪几种

1.自然排烟

自然排烟是利用风压和热压作动力的排烟方式。

2.机械防烟

机械防烟是采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以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控制烟气的流动方向的防烟技术。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两者合用前室,应设置机械防烟设施。若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有散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能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避难层为全封闭式避难层时,应设加压送风设施。

什么情况下设置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如果高层厂房的建筑高度不高于32m,或建筑高度大于32米但每层人数均不足10人或只有10人时,可以采用封闭楼梯间。)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m2的区域。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方式进行连通,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3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

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防烟楼梯间。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3楼梯间的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4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楼梯间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m2,且短边不应小于2.4m。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门要用防火门吗

所谓封闭楼梯间是指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2.0.18条)〕。

一级耐火等级的楼梯间,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为不燃烧体3.00小时,二级耐火等级的楼梯间,建筑构件为不燃烧体2.50小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双向弹簧门,但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工业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等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的门应是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消防楼梯和普通楼梯有什么区别

一、运行的时间不同:

消防电梯一般在火灾情况下能正常运行,而普通电梯则没有太多的要求。

二、配电箱不同:

消防梯必须是双电源引入到端部的配电箱体内,消防梯在其它电源切断时,仍能利用消防专用电源运行。消防梯比普通梯多一路消防电源,在发生火灾时,由消防电源供电,供消防队员救火和楼内人员逃生使用。

三、按钮施舍不用:

消防电梯内应设专用操纵按钮,即在火灾报警探头发出报警信号,延时30秒钟确认是火灾后,其他电梯全部降到首层,只有按专用按钮,才可运行。消防梯自首层到顶层运行时间不能大于60s。

扩展资料:

疏散楼梯必须具有较好的防烟、防火效果。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通向其他房间的门窗;而且其墙体本身应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耐火极限应在2h以上。

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疏散楼梯宜直接通向平屋顶,上下直通,首层与地下室之间应设有分隔设施且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cm;

楼梯间内宜有天然采光和白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照防烟楼梯间设计),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

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等;在住宅内可燃气体管道如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设施。

分享至:

生活常识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