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的防雷接地施工规范非常重要。防雷接地系统是预防雷击和瞬态过电压的重要设施,其施工质量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还会对电磁兼容和电气设备的工作稳定性产生影响。根据《建筑工程防雷技术规范》的要求,防雷接地系统应该建造在房屋完工前安排,施工必须符合相关设计规范,采取合适的线缆和计量仪器随时检查防雷接地系统的质量。此外,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规避人身危险、保护电气设备不受损害等相关问题。
防雷接地的施工方法是:
1、在铺设避雷针的时候要注意,使用木杆,但是离木杆的高度应该要有一段的距离,选择的导线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来说可以选择6平方,或者10平方的电线;
2、如果是金属的屋顶,可以直接从屋顶接地线,然后沿着屋顶再铺设一条引下线,与接地线相连接就可以了。
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静电接地,防止静电产生危害,随着储罐阴极保护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保护效果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防雷接地规范与阴极保护规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供电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点接地,保护接地是带电设备外壳接地,工作点接地指零线接地,接地网做法与避雷接地方式一样,接地电阻小于4欧,如达不到要求,则应加接地极,条件不好的,应加电解物及(或)更换土壤。
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在配电室独立引出,系统可并为一个工作方式,如地线和零线分开,也可合为一引到用电系统(或设备),接地系统须重复接地,也有独立分开的方式,TNS系统。
将防雷接地极和阴极保护阳极合二为一,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中,要求阳极的接地电阻尽量低,这和防雷接地的要求是一致的。
首先,防雷接地完全可以利用建筑基础里的钢筋作为接地体,但是必须要将钢筋进行电气贯通焊接起来,并利用房屋柱子里的竖直钢筋做引下线,一直与屋面避雷设施连接。其次,很多要求把钢筋多引一条出来是用来做人工接地的,那是在使用建筑基础本身做接地无法达到规定电阻要求的时候才使用的,而且就算这样做了人工接地,效果要比利用建筑物本身基础做接地体差很多。所以直接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做接地体吧!注意:
1.将基础钢筋进行良好的电气贯通,至少保证外围一圈是贯通的,跨接的材料推荐使用12MM的圆钢,焊接长度150MM左右。
2.引下线平均间距要小于25米,如果房子不大,四角分别有一根引下线就好。
3.每一处引下线推荐使用2根16MM的钢筋或者4根14MM的钢筋。一定保证引下线将接地体和屋面避雷装置连结到一体。
防雷的做法住宅楼房的防雷接地是和整个大楼的接地网公用的。
在住宅楼做基础施工时,要用40*4的镀锌扁铁围住宅楼焊接一圈。
然后在住宅楼的四个角正负零50公分处设置防雷测试点。
然后通过大楼的钢筋将接地线引到楼顶。
行内称为引上线或者引下线。
防止直接雷击可用避雷针。避雷针可安装在建筑物上,引下线沿墙壁敷设。
避雷针不一定全是金属导体,可用木杆,沿杆敷设高出木杆10cm,截面为6mm-10mm的导线。
2.
注意事项
接地线材料必须为热镀锌材料,且扁铁厚度不得小于4mm。
建筑防雷基础接地的做法:
1.地网接地法:在建筑基础周围埋设水平、垂直接地电极或接地网,将建筑与周围土壤形成接地系统,使建筑与地层、接地电极同时充电,达到接地作用。
2.基础接地法:利用建筑基础作为电极,将其嵌入地下,并连接接地体系,使建筑与地下水位或土壤形成一定的电位差,从而起到接地的作用。
3.深槽接地法:在建筑周围挖开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槽,嵌入接地极或电极网,形成一定的接地系统,使建筑与土地充电平衡,达到防雷保护作用。
4.混合接地法:将地网接地法、基础接地法、深槽接地法等多种接地方式进行混合,构成多层次、多层面、多角度的立体接地体系,提高接地效果和保护能力。
严格的建筑防雷接地工程按照相关的防雷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建筑物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