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回弹值和实际值的对比,往往要进行一个系数的修正,因为实际值,他是代表的是一个已经使用一定年限后混凝土的强度值而回弹值,他经过系数修正,他要推算的是混凝土浇筑时候的强度,所以两者的对比必须要进行一个修正,还要包括一个混凝土的碳化,也就是使用年限混凝土形成碳化。
浇筑完14天后即可达到目的强度的80%,这个时候就可以测回弹模量了。
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回弹,回弹值作为施工参考。如需回填强度达到70%,6-7天就可以回弹,拆模前或下一道共序施工前都可以回弹,看强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有以下三种情况:
(1)C15混凝土7d抗压强度是15mpa(标准值)
(2)如果是通常统计评定方法,取标准值的1.15倍,那么C15混凝土7d抗压强度的即C15的抗压强度为17.3mpa(通常值)
(3)如果是非统计方法评定的代表值是标准值+1.645*标准差,通常标准差取4mpa,即C15的抗压强度是21.5mpa。
1、它的回弹值一般在三十四以上的强度才算合格,它的的回弹值合格标准要符合混凝土测区强度的条件。
2、它的回弹值计算时可以用测的十六个点数据来计算平均值,但是要去除最大、最小的各三个点,也就是六个点,算出的平均值才算比较准确的回弹值。
在桥面铺装混凝土施工中,回弹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和压实过程中部分混凝土回弹到振捣器或振动台上的现象。为了确保桥面铺装混凝土的质量,需要进行回弹处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加大振捣力度:通过增加振捣器的振动力度,使混凝土更好地与模板接触,减少回弹现象的发生。
2.调整振捣器的振动时间:延长振动时间,使混凝土更充分地振实,减少回弹。
3.振动板振动:使用振动板在混凝土施工前进行预振,将混凝土表面振实,减少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回弹。
4.指定振捣器的适当下压力: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施工情况,调整振捣器的下压力,使其能够有效地振实混凝土,减少回弹。
5.根据混凝土特性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顺序,包括振捣的方式和时间,以减少回弹。
6.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粉料掺量等因素,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振性,减少回弹。
需要注意的是,回弹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现象,完全消除回弹是很困难的,但可以通过以上方法来减少回弹,确保桥面铺装混凝土的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