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墙施工规范在选砖方面需要砌清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础一致的砖。
敲击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一般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一、墙体砌筑规范要求
1、横平竖直。
2、砂浆饱满(达80%以上)。
3、上下错缝(搭接不小于1/4)。
4、接槎可靠(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留斜槎有困难时可留直槎,地震区不得留直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500留一层,每120厚墙留一根,但每层最少为2根。当遇到墙体有转角又不能同时砌筑时,采用马牙槎,不可以采用母槎,也不宜采用老虎槎,最好采用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当留置马牙槎时要设置拉结筋
5、灰缝厚度要求控制在8~12㎜为宜。
6、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米,雨天施工不宜超过1.2米。
7、砌筑主材要求:底层室内地坪标高上0.5米墙体、电梯井周边墙体、卫生间自楼面起1.5米以下墙、管道井及厨房楼面起1.5米标高墙体均为实心墙,防火墙为标砖砌筑。其余墙体采用煤矸石砖,在砖砌体中,至楼层面起先砌三匹标砖配砖,转角处、墙体端部、构造柱相连处及门窗和洞口边缘均为实心砖套砌。
基础墙砌筑基本规范:
规范排砖,错缝搭接,避免通缝;横平竖直,灰浆饱满。
可以两皮一退。但最小要保证两皮一退与一皮一退间隔式收退。退步层外侧砖要丁砌,不能顺砌,压槎可达到3/4长度。
丁字部位与转角处同步砌筑,或者留踏步槎,不可留直槎,更不能留阴槎。
墙体砌筑规范要求
1、横平竖直。
2、砂浆饱满(达80%以上)。
3、上下错缝(搭接不小于1/4)。
4、接槎可靠(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留斜槎有困难时可留直槎,地震区不得留直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500留一层,每120厚墙留一根,但每层最少为2根。当遇到墙体有转角又不能同时砌筑时,采用马牙槎,不可以采用母槎,也不宜采用老虎槎,最好采用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当留置马牙槎时要设置拉结筋
5、灰缝厚度要求控制在8~12㎜为宜。
6、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米,雨天施工不宜超过1.2米。
7、砌筑主材要求:底层室内地坪标高上0.5米墙体、电梯井周边墙体、卫生间自楼面起1.5米以下墙、管道井及厨房楼面起1.5米标高墙体均为实心墙,防火墙为标砖砌筑。其余墙体采用煤矸石砖,在砖砌体中,至楼层面起先砌三匹标砖配砖,转角处、墙体端部、构造柱相连处及门窗和洞口边缘均为实心砖套砌
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墙体尺寸规范:墙体宽度及高度应按照设计及规范的要求进行设置,一般是由设计师制定,并由工程师及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和验收。
2.墙体砌筑规范:室内墙体砖的规格、厚度等需要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墙体砌筑时需要注意水平和垂直度以及墙面的平整度,避免出现倾斜或不平整的情况。
3.门窗洞口规范:门窗洞口的大小和位置需要符合设计规范,墙体在门窗洞口处的砌筑需要保证稳定性和坚固性,同时保证墙面的平整和美观。
4.壁纸和涂料规范:墙面的壁纸和涂料需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防止材料质量差导致墙面开裂、脱落等问题。
5.墙体防潮、防水规范:墙体防潮、防水也是室内墙体砌筑规范的重要内容。在墙体砌筑时,需要采取防水、防潮等措施,确保室内墙体的干燥与稳定,防止潮湿或者水分渗透,导致房间出现霉点或者漏水等问题。
以上是室内墙体砌筑规范的一些基本要求,还有更加具体和细致的规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工程需求进行制定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