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特别高楼。原因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现代高楼林立,33层楼只能算是普通的高楼,并不算特别高楼。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是位于迪拜的哈利法塔,共有828米高,拥有160层楼。在中国,上海中心大厦高度达到了632米,共有128层楼,并且还有很多建筑物正在修建中,高度更加惊人。因此,33层楼只能算是一座普通的高楼,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高楼耸立在人们眼前。
三十三层楼房算是高层,超过一百米属于超高层,
33层属于高层,45层属于超高层,这个两种房子在机构上是不一样。高层一般采用的是板楼,一层层搭积木一样的搭上去。而45层属于塔楼或者板塔结合。超高层住宅为了对抗大风,都会有中心柱,以防止房子移位。
还有一个就是我国消防法规定超高层必须有两个疏散楼梯,这个楼梯也是公摊面积奥。
超过33层楼房叫超高层。
1.安全问题
首先是建房子时候的安全问题。
我们知道,建房子的第一步就是打地基,地基打好了,房子才能建得高。但是地基的深度是有限度的,因此能够承受的高度也是有限度的。
另外房子建得越高,危险性就越高。当遇到地震火灾的时候,无法乘坐电梯,住在高层的人难以在短时间内脱身,消防队的营救也更加困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另外,楼层越高,电梯的故障率也会越高。
?
2、硬性要求
我国对于超高层建筑有明确的规定:高度在100m以上的,就算是超高层,必须每隔15层做避难层。
避难层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并且对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且不算做建筑面积。
而33层的楼房按照每层3米计算,就是99米,正好卡在了100m以下,不能算作超高层,所以说开发商们精得很呢
?
3、不符合购房者需求
另外就是超高层的这些硬性规范会增加公摊面积,对于买房的人来说并不划算。
比如,超过150米的超高层只有65%的得房率,超过200米的超高层估计就只有60%的得房率。所以,得房率这么低,买回去实在是不划算,所以这样的房子也更难卖出。
?
4、资金回笼
楼层建得越高,花费的金钱和时间就越多,在施工周期长的情况下,资金回笼会很慢。
这样的话影响二次开工,严重的话还可能没有钱发工资,变成烂尾楼。
所以为了更快地将资金回笼,更好地盈利,大部分的开发商都只想把工期缩短地越短越好。
?
5、不符合居住需求
楼层越高,风景和通风固然越好,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不太愿意住在太高层的。
如果楼层太高,每天光是等电梯就要很久,时间成本上来说并不划算,
如果家里还有老人孩子的,碰到电梯故障或者停电也会极不方便。
另外就是高层的水压较小,特别是用水高峰期的时候,水压上不来就得加压,时间久了,水费成本也会变高。
所以很多家庭更愿意选择中高层的房子,高楼层的入住率变得很低。
?
总结:古人云:危楼高百尺,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高层住宅是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但也并非是越高越好的。
33层楼高度一般是99米左右。
一般楼的层高3米左右,所以33层楼的高度为99米左右。
我国民用高层建筑一般都是32层为多,因为楼高超过100米按规定就属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有许多特殊性,如基础的抗震设计,另外还需设置避难层,这些都会大大提高建设成本,所以开发商一般都控制楼层为3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