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主管道流量的设计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由采暖热负荷、供回水温差决定;另一种应满足地暖盘管最小水流速要求。应取二者中大值。
以建筑面积100㎡的住宅为例:采暖热指标:60W/㎡;采暖负荷:100×60=6000W=6kW;水流量:(6×0.86)/10=0.516m3/h.
地暖主管道流量的设计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由采暖热负荷、供回水温差决定;另一种应满足地暖盘管最小水流速要求。应取二者中大值。以建筑面积100㎡的住宅为例:
采暖热指标:60W/㎡;采暖负荷:100×60=6000W=6kW;水流量:(6×0.86)/10=0.516m3/h……对上述技术参数进行计算的结果为:G最小=3.14×[(0.02-0.004)/2]2×0.26×3600=0.19m3/h,即单路地暖盘管要求最小水流量为0.19m3/h.
若该住宅设计为4分支,则入户最小总流量为0.19×4=0.76m3/h.
在以上计算结果中,我们设计时到底以哪个为准呢?如以采暖负荷及供回水温差为依据核定的水流量,会造成工程系统中经常存气,造成不热现象发生。究其原因,是由于流量不足造成气塞破坏了系统循环。因此设计流量一定要满足地暖盘管最小水流速要求,以免系统积气影响供暖效果。当设计流量有所限制时,应相应调整户内分支数
0.35-0.5m/s为正常,不应小于0.25m/s。地暖流速一般在0.35到0.5m/s,最小不能低于0.25m/s。流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如果流速太慢会导致水循环一次需要的时间过长,热水在循环的后半部分会不热,出现前半部分热后半部分冷的情况,如果流速太快会加快地暖设备的工作量.
地暖盘管内热媒的流速宜为0.35-0.5m/s,不应小于0.25m/s。地暖盘管敷设的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设计温度、平均水温及传热热阻通过计算确定。管线的间距,不宜超过300mm。(管间距宜为100-300mm,加热管距外墙内表面宜为200mm)。
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达到舒适采暖目的。按不同传热介质分为水地暖和电地暖两类,按不同铺装结构主要分为干式地暖和湿式地暖两种。水地暖是指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输送到地板下的水管散热网络,通过地板发热而实现采暖目的的一种取暖方式。低温地面热媒在室内形成脚底至头部逐渐递减的温度梯度,从而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舒适感。地面辐射供暖符合中医“温足顶凉”的健身理论,是最舒适的采暖方式,也是现代生活品质的象征。
地暖流速一般在0.35到0.5m/s,最小不能低于0.25m/s。
地暖主管道流量的设计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由采暖热负荷、供回水温差决定;另一种应满足地暖盘管最小水流速要求。应取二者中大值。以建筑面积100㎡的住宅为例:
采暖热指标:60W/㎡;采暖负荷:100×60=6000W=6kW;水流量:(6×0.86)/10=0.516m3/h……对上述技术参数进行计算的结果为:G最小=3.14×[(0.02-0.004)/2]2×0.26×3600=0.19m3/h,即单路地暖盘管要求最小水流量为0.19m3/h。
若该住宅设计为4分支,则入户最小总流量为0.19×4=0.76m3/h。
在以上计算结果中如以采暖负荷及供回水温差为依据核定的水流量,会造成工程系统中经常存气,造成不热现象发生。究其原因,是由于流量不足造成气塞破坏了系统循环。因此设计流量一定要满足地暖盘管最小水流速要求,以免系统积气影响供暖效果。当设计流量有所限制时,应相应调整户内分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