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级阻燃是燃烧性能的分级。为难燃材料。
我国国家标准GB8624-2012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种等级。
A级:不燃材料(制品)
B1级:难燃材料(制品)
B2级:可燃材料(制品)
B3级:易燃材料(制品)
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
1、材料。是指单一物质均匀分布的混合物。
2、燃烧滴落物/微粒。在燃烧试验过程中,从试样上分离的物质或微粒。
3、临界热辐射通量。火焰熄灭处的热辐射通量或试验30分钟时火焰传播到的最远处的热辐射通量。
4、燃烧增长速率----FIGRA。试样燃烧的热释放速率值与其对应时间比值的最大值,用于燃烧性能分级。FIGRA0.2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2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0.4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4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5、THR600s。试验开始后600s内试样的热释放总量(MJ)。
B1级是GB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里的说法。其实根据国家GB8624-2006最新标准,GB8624-2006已经取消B1等级。GB8624-2006的等级分类为A1、A2、B、C、D、E、F这7个等级。
为保证现行规范和GB8624-2006的顺利实施,各地可暂参照以下分级对比关系,规范修订后,按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1、按GB8624-2006检验判断为A1级和A2级的,对应于相关规范和GB8624-1997的A级;
2、按GB8624-2006检验判断为B级和C级的,对应于相关规范和GB8624-1997的B1级;
3、按GB8624-2006检验判断为D级和E级的,对应于相关规范和GB8624-1997的B2级。
阻燃B1级标准是指室内装饰材料的耐火性能,其等级评定标准为DIN4102-B1。根据标准,一般情况下,室内装饰材料应避免易燃物质和火焰的发生。
在标准要求的耐火性能测试中,材料必须经历1200℃的高温,而在此温度下,材料不出现燃烧、着火、熔化或显著变色,才能通过测试。因此,采用B1级耐火材料可以形成有效的阻火屏障,大大提升室内装饰材料的安全性。
B1和B2是德国的阻燃标准,具体含义如下:B1级阻燃:指材料具有防火性能,经过火焰试验,能够防止火势蔓延,难以燃烧。常用于建筑物内部装修材料,如墙壁、天花板、地板等。B2级阻燃:指材料具有燃烧时能够自熄的能力,不会产生明火,且火势蔓延速度缓慢。常用于建筑物外墙、屋顶等易曝露于火源的部位。B1和B2都是世界各地使用较为广泛的阻燃标准,能够提供一定的火灾安全保护。但需要注意的是,仅仅符合这两种阻燃标准并不代表材料是完全不燃烧的,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在选择材料时,还需结合具体环境要求和相关法规进行判断。
b1级阻燃是指具有较高阻燃性能的建筑材料,阻燃等级符合欧洲标准中的B1级别。这种材料具有在火灾发生时具有很强的抵抗燃烧和防止火势蔓延的能力,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B1级阻燃材料还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能不变。除了B1级,还有B2、B3级等不同级别的阻燃材料,它们在阻燃等级、原材料成分和应用范围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建筑工程中,选用合适的阻燃材料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