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在古代的别称为榻。
一、简介:床在古代一般叫做床或者榻,榻读作tà,本意是指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亦泛指床。比如住宿可称作下榻。
二、榻的详细解释
1、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后泛指床
示例:对坐榻上。——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2、指几案。
示例: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三国志·鲁肃传》(于是独自带着鲁肃回来,一起在几案饮酒。)
它们的区别是读音和含义不一样。
1.暖阁,nuange,意思是与大屋子隔开而又相通连的小房间,可设炉取暖。
2.床榻,chuángtà,意思是床和榻的总称。泛指床。一种狭长的床,可坐可躺。
床
chuáng
繁体床
异体牀
部首广
笔画7
部外笔画4
结构半包围
字级一级
造字会意兼形声
五笔ysi
五行木
常用释义
1.
名供人睡卧的家具。
例词床垫床榻病床起床
2.
名像床一样起承托作用的东西。
例词车床机床牙床
3.
量用于被褥等。
详细释义
1.
同“牀”。见“牀”。
榻。古代的人都称床为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称呼为床,其实床和榻他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它是指很长却很低的床,而床各式各类的形状都有。
榻,指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也泛指床。
床榻造句
1.她在家里照顾一切,整理床榻,打扫房屋,洗衣,煮饭。
2.我躺在小小的床榻之上,对着洁白的墙想着你微涩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