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柜是卧室的灵魂,他的外表影响着卧室的美观与格调,他的内在决定了卧室的整洁与优雅。
丽维家艾瑞设计中心作品
丽维家艾瑞设计中心作品
今天,我们透过表面看内在,研究衣柜的内部储物空间。
衣柜内部储物空间十分复杂,很多人搞不清楚究竟要怎样划分区域,究竟怎样照顾到各种收纳需求。
这篇文章,就帮助你读懂衣柜分区的底层逻辑。
衣柜主要用于收纳各种衣物、手包、床上用品等。设计要素主要包括长衣区、短衣区、活动层板、抽屉,另外还有抽拉穿衣镜、抽拉组合挂钩、五金件等可选元素。
所以在设计之中,一般是根据储藏功能设计储物空间规格。
我们采用模块化的讲解方式来详细描述衣柜设计的各区各单元的功能。
以下是一个标准化的衣柜示例,我们将衣柜分为4个单元分别是Z-A、Z-B、Z-C、Z-D:
图1,衣柜平面图(俯视)
衣柜主要收纳衣物、被褥等物品,柜体深度应不小于600mm;
根据厂家门板模数及视觉效果单元柜体宽度不宜小于400mm,不宜大于500mm;
图2,衣柜立面图
图3,衣柜立面分割图
下面把每个单元单独拿出来解读,首先是Z-A,分为床上用品存放区、衣物叠放区、小件衣物收纳区,如下图4
图4,Z-A立面分割图
接下来是Z-B,主要功能是长衣的收纳,如图5
图5,Z-B立面分割图
Z-C主要是短衣收纳区,如图6
图6,Z-C立面分割图
Z-D是用于短衣收纳以及一些小物品的收纳,如图7
图7,Z-D立面分割
最后各大单元组合起来就是我们功能丰富的完整的一个衣柜了。
当然,当房间面积有限或者功能需求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简化单元组合,如下:
这个组合是3个基础单元,由长衣单元,短衣+裤架单元组成,是最小的衣柜单元组合,户型优化时应该最少设计三个单元的衣柜(玄关衣柜或次卧衣柜除外)。
这个组合是4个基础单元,在上一个组合基础上增加了单元A,功能丰富度大大增加了。
所以主要的衣柜单元组合形式就是3种,最简单的Z-BD,进一步的Z-ABD以及功能完善的Z-ABCD。
另外,根据场景的不同,衣柜单元组合以及组合之间的组合还有别的方式,比如单独的衣帽间,可用的衣柜组合方式也是多变的。
这是独立衣帽间的Ⅱ型组合,另外常用的还有L型组合,如下图:
两种衣帽间的衣柜组合形式要结合户型来应用才更恰当,如主卧进入衣帽间直通卫生间,那么此时适合Ⅱ型组合,如图:
而下图这种情况,则更适用于L型组合
当然,非独立衣帽间的柜体就直接面向卧室空间,这是我们小户型比较常见的。
最后是根据经验对卧室收纳空间的一些建议:
1,最小主卧室收纳空间建议由1个长衣单元+1个短衣抽屉裤架组合单元组成,建议在户型设计中预留不小于1.3米,0.6米深的主卧室柜体空间。
2,在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将男女主人的衣柜分开设置,并给女主人留出尽量大的衣柜空间。
3,如果做带镜面柜门,镜面门不要对着卧室床。
4,选择主卧室衣柜模块组合时,应考虑长衣挂放、短衣(含裤子)挂放、衣物叠放区的比例关系,一般情况下短衣区应占的比例最大,长衣区其次,最后是叠放区。
衣柜距离顶部的高度应该根据房间的层高和使用者的身高来确定。一般来说,一般居室的层高在2.5米左右,根据此高度和成年人的平均身高(1.7米左右),衣柜顶部距离天花板的高度应该在40-60厘米左右,以便留出足够的空间放置柜子上方的物品。
如果你的房间层高较高,可以适当提高衣柜离顶部的高度,但建议不要超过100厘米,否则上方的空间可能会浪费。另外,如果衣柜上方需要安装吊柜或其他储物装置,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高度,并确保安装牢固,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总之,衣柜离顶部的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使用方便和安全。
衣柜垫高可以根据自身高度来定制,如果用户有条件的话,建议选择到顶衣柜,这样上方不容易积灰,整体效果也会比较好。
另外,对于衣柜的深度是有专门标准规定的,一般掩门衣柜要求深度至少要在550公分以上,移门衣柜的深度要在60公分以上,这样挂完衣服以后,才能关上门。
衣柜以板材的长度为高度最省板子。
衣柜的板材规格多为长x宽=2.44x1.22m,那么衣柜的高度应该是2.44m最省板子。在实际的操作中板材有损耗有接头,实际高度可能低于这个高度,也可以高于这个高度(不能超房子层高),但不省板子。
衣柜最佳尺寸宽度一般为55~60公分,一般宽度至少在60公分,是最适合挂衣柜的尺寸。衣柜的柜门宽度应该在45~50公分之间为最佳,在选择推拉衣柜门时也要注意衣柜门的承重能力,如果合页的承重能力较差,大衣柜的重量承受不了,而且门板重量也不能过重,选择推拉门的宽度应该在60~80公分之间。
衣服悬挂的高度应该在85~95公分之间,这样的空间最能被充分使用,也是最合理的,而悬挂裤子的衣柜尺寸应该在80~90公分之间,这样适合任何长度的裤子放置。